生態蜂房

去年在香港新界上水參加中台港方濟會士聚會,認識了Fr. Paco方斐道神父P_20161007_201736.jpg,他分享了他的豐富養蜂經驗,探聽有否機會到台灣推廣,就在上個月中他與我聯絡上,將於月底到台北見朋友,打聽可能到柳營介紹蜂房嗎? 我知道方神父在我們台港方濟會士屬於小小兄弟,因此我樂於接受他來到鄉下,時間就訂在103日過了中午到新營火車站接他,安頓妥當午後就邀請他一起出去走路運動,一方面看看鄉下風景,另一方面也自然交談他的計畫。

方神父生於西班牙,25年耳濡目染於父親的傳統養蜂方式,35歲到英國深造,5年後到南美玻利維亞服務,在當地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方濟會士影響,進而入會修道,並在玻利維亞學習並設計研究新的懸掛式的蜂房設計,蜂房有別於一般蜂箱,主要是收集蜂蜜時不會傷害蜜蜂的生存環境,可以很快又製造蜂蜜,另外蜂房直接以自然的方式吸引新的蜂王入住,不必再置入新的蜂王。

首先就我所認識的教友中,邀請他們有興趣的前來聽講,另外最重要的是請翻譯員,由於顏司音P_20161005_104744.jpg見多識廣,因此我請他幫忙找人,結果英文好的人要上班,她就表示以她的經驗,可以與方神父溝通,我就將手機給他們交談,方神父認為顏司音的義大利話講得很好,所以就此敲定麻煩顏司音推辭一週的事物,專門幫忙翻譯,我們開始一起觀賞方神父準備的資料,隨後分頭去準備需要的材料P_20161005_124606.jpg

顏司音將這訊息PO上自己的臉書,沒想到有幾個人非常有興趣,詢問是否可以前來學習,方神父與我都是有好康逗相報的實踐者,當然舉雙手歡迎,何況我們也很需要助手幫忙啊! 事實也真是如此,這些朋友都是自然農法的愛好並實行者,當他們知道這蜂房是非常生態與環保的設計,他們自然樂於配合與幫忙P_20161007_162017.jpg,也因為這是台灣首次製作,因此準備材料上不夠精準,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,所幸這幾位朋友手藝都很好,還自備很多適當的工具P_20161007_111525.jpg,因此又省下了許多必然會耽擱的時間,太感恩了; 本來預計可以製作兩個蜂房,無奈由於時間的不足,最後也只能有一個九成收工P_20161008_182944.jpg,另一個就交由廖有棠弟兄繼續完成。

這五天半與方神父的相處,看到一位純樸的典型方濟會士,非常謙虛又客氣,手工又極為精巧,常為前來幫忙的朋友誇讚,為了補足語言的不足,在紙上作業上備足了功課,又努力地留下紀錄,真不愧為一為負責任的老師,然而由於她非常專注於蜂房的設計與推廣,再加上過了50歲才學中文,雖然到了中台港超過6年,他的中文表達還是屬於有限公司,也該是他比較遺憾的片段。

這次蜂房的製作過程中我獲益良多,主要是發覺到台灣即使柳營地區的角落,竟然有這麼多的朋友很愛台灣這塊土地,有人買了一塊地僅僅是為了給這塊地休息一下,避免長期被農藥汙染,後來聽說有人要使用自然農法,即刻免費也無條件地給予使用,多麼美麗的台灣人啊! 還有這些早已使用自然農法的兄弟姊妹們,還以榜樣教育下一代孩子,她們用稻草混黏土等等的自然工法製造烘披薩的火窯P_20161008_154837.jpg,甚至連起火都用敲石取火法P_20161008_162130.jpg,的確佩服,這些就是以實際行動愛台灣的人,大家只願在相同的理念中互相分享與合作,不願成立任何協會,因為看到太多的協會,淪為爭權奪利而成邪會,大家就用自然農法來愛台灣,讚啦!

 

有關照片請點擊生態蜂房參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川田神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